本文作者是一个创业团队的联合创始人,这篇文章是他结合《大学之路》以及自身经验所写。我读了之后感受颇多,文中很多观点都与我内心想法符合,并且让我真正意义上明确自己的大学之道。今天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我在 大学之路
0. 为什么分享
这次其实纯属机缘巧合, 大概是一两个月 前, 我收到一封申请产品助理的邮件, 申请者的名字挺有意思, 叫「吉夏喆」 , 但是因为我们团队的产品经理都被程序猿逼走了, 没有招募产品助理的需求, 所以就无情地拒绝了这个小同学。谁知道夏喆同学还挺坚韧不拔的, 通过一个学长的关系又在微信上直接联系到了我, 聊着聊着, 就说到能不能来做个分享, 也不限主题。 我仔细想了想这个事情, 答应了下来。
来分享的原因并不是有什么创业的成功经验想要告诉各位同学, 而是和夏喆同学的交流, 让我回想起前不久发生的一件事情。
这件事情是由一个叫做「胡痴儿」 的华科学生引发的, 大概的情节, 就是一个不懂事的少年, Dribble 上盗用其他设计师的作品, 以及吹嘘自 己拿到各大知名互联网公司的 Offer , 最后被人戳穿的故事。 之所以这件事情引起我的关注, 是因为在几个月 前, 我和这位胡痴儿同学聊过, 而在这之前我也和几位华科的小同学有过交流, 感觉现在不少同学都很想做些什么东西出来, 也告诉了我不少关于某个师兄创业如何成功的故事, 我很理解这些同学的想法, 毕竟现在互联网如此发达, 技术的门槛也在不停降低, 各种云计算和服务的兴起, 以及开源文化的流行, 让我们在大学时候通过互联网技术「build something」 的门槛降低了不少, 加上最近一两年国家战略层面的需要, 所谓的互联网创业也被推上了风口 浪尖, 但是坦诚地讲, 我个人感觉外部的大环境对我们高校造成了一些不好的影响, 所以这次来, 决定跟大家讲讲我心里的想法。回头想想, 我觉得大学四年应该算是人生里最可宝贵的时光了, 所以对于所有大学生而言, 最重要的问题都是,我应该如何度过一段有意义的大学时光, 我也相信在座各位也是因为这个原因选择加入联创这个蓬勃向上的社团的, 但是我们每天写着代码做着设计看着行业里层出不穷的 APP 就足够了么?在座各位应该都有写代码或者做设计的经验吧, 我们知道学习编程或者是设计, 最好的方法是去学习行业里的的大牛, 看他们的代码, 或者阅读他们写的书, 一般来说这些东西就是精华。 同样对于大学时光的判断我觉得也可以如法炮制, 如果可以知道这个世界上最顶尖的大学以及里面的大学生是如何度过他们的四年时光的话, 一定对我们自 己的判断有所帮助。凑巧的是, 在和夏喆同学聊天的那段时间, 我正好在看吴军老师新出的《大学之路》 这本书, 这本书从吴军老师帮自 己女儿选大学的角度出发, 分析了美国最顶尖的几所大学的特点。 书中的内容正好对我们今天的问题有启发意义, 所以我在这里先花些时间跟大家介绍一下。
1 . 大学的术与道
在我的家乡成都, 有两所高校里的学生传说中相互不怎么待见, 一所叫做电子科技大学, 一所叫做四川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的学生认为川大的学生整天不学无术, 尽是玩虚的, 什么哲学啦, 文学啦, 艺术啦, 还不是为了泡妞。 而四川大学的学生觉得电子科大的学生都是死 geek, 工科男, 没有情怀, 只会修电脑, 焊电路板。 看了吴军老师的书以后, 我才知道原来四川大学至少从愿景上, 应该是想按照书中「纽曼式」 的通才教育的路线来培养学生, 而电子科大则应该是师从「洪堡」 的大学理念, 那么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呢?
约翰.纽曼是一个英国人, 在 1 852 年的时候, 他总结了当时英国最高等学府牛津大学的一系列办学理念, 写了一本叫做《大学的理念》 的书, 在书里面他提出了他所认为的大学的精髓, 总结起来就是两点:
1 . 除了听课, 学生应该在一起彼此交流, 玩成一片(学的方式) ;
2. 大学生不应该专注于雕虫小技, 而应该扩展知识面, 追求大行之道 (学什么) 。
而在普鲁士的威廉.冯.洪堡践行的是另一种教学思路, 虽然他也强调通才教育, 但是他认为在一定阶段以后, 大学生应该集中在一个专业上发展, 所以在他的教育理念中, 要求学生毕业时必须对一个专业有比较精深的了解。后来西方的很多大学就延续了这两人中的某一种理念进行治理, 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哈佛、 耶鲁, 就是纽曼派的代表, 而 MIT 和加州理工, 就在践行洪堡的理念。 国外这些顶尖大学从一开始就像我们今天说做互联网产品一样, 所谓把产品做到极致, 所以很多都是一条路走到黑, 坚持几十甚至上百年的之后, 每所学校就形成了它们独特的市场竞争力, 就好像是我们说的, 产品的杀手锏。
虽然这两种教学理念各有所长, 但很明显「洪堡」 式的教育理念能够让学生毕业以后就有足够的社会竞争力。 我们反观国内, 其实都很清楚, 所谓「学好数理化, 走遍天下都不怕」 , 我们的社会结构就像当年洪堡所在的重建中的普鲁士一样, 需要大量的专业领域的人才进行建设, 所以今天就算是「纽曼」 式综合大学的代表四川大学里的理工科类学生, 或者医学院的学生, 就要远远多于文科类的学生了。 加之这个时代互联网大爆炸, 由于前面也讲到过的各种原因, 我们在大学里就能够很容易习得一些专业技能, 甚至特别优秀的学生, 比如在座的各位, 在大学毕业的时候, 特别优秀的学生的专业技能可能一点都不比一个工作几年的工程师差, 这样在求职方面就会很有优势, 所以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大学向洪堡倾斜。
那么, 为什么我们还是需要纽曼式的教育呢? 吴军老师在书里面对洪堡教育体制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是这么写的:
「虽然能培养很好的执行层面的人才(无论是科学家、 工程师, 还是律师和医生) , 但是很难培养出有广阔视野的领袖以及实业家」 。 我来从我熟悉的领域说一说对这个答案的理解。大家觉得创业团队, 或者甚至对于一个企业来说, 最主要的事情是什么呢? 我来说说我的答案哈, 其实最主要的事情就是三点: 产品、 团队和资金。 我们做什么, 谁来做, 有没有足够资源来做, 决定了我们创办企业的结果。
但是我们怎么能更好地保证这三件事情执行起来是能够朝着理想的目标推进呢? 毕竟大家都知道这么一副名画,这是你理想中的路线, 这是实际的路线。 其实在者三要素外面, 还有一个最为重要的环, 叫做「企业文化」 。 企业文化并不是简单的口 号, 当然成功的企业会被后人总结归纳出很多口 号, 不过真正形成企业文化的, 一般来说都是创始团队的人的性格, 他们的价值观, 他们的视野以及他们对问题的理解方式和处理方法。 洪堡式的大学教育能够保证你获得了基本的技能, 你可以做产品了, 可以招募团队了, 也可以做 BP 从投资人那里找投资了, 但是纽曼的理念会最终决定你做什么样的产品, 招募什么样的人, 以及拿谁的钱、 什么时候拿钱。 怎么选择决定你的命运, 还记得我们最开始的问题么? 大学四年, 认清楚什么是精华什么是糟粕才是最为重要的事情, 而这是洪堡模式的短处, 纽曼模式的长处。
2. 世界名校的践行
那么 OK 我叨叨叨推销了半天纽曼, 那么究竟怎么做才叫纽曼式的通才教育呢? 吴军老师在书里面写了一些世界名校的做法, 我挑选了三所跟大家介绍一下。先说标杆性的常青藤大学, 哈佛。 我们都知道, 在 1 9 世纪, 全球的霸主其实是英国, 所以当时全球最好的大学也是英国的牛津和剑桥, 不过哈佛能够后来居上, 全靠他的一任叫做艾略特的校长。 这位校长从 1 869 年开始正式成为哈佛大学的校长, 而他就职的时候, 年仅 35 岁。 那么这位校长一共做了校长多少年呢? 40 年。 在看到这里的时候, 我有想到这位同样著名的校长:
40 年的时间是一个重要的前提, 这么漫长的时间能够帮助艾略特把他自 己的理念深深地植入哈佛大学, 形成后这所大学独有的文化, 艾略特主导的改变主要有以下这么几点:
1 . 开启科学研究。 我们知道其实最早的大学诞生于神学研究, 所以艾略特之前的哈佛大学也是一所以教授神学、 拉丁文为主的大学, 而工业革命的背景决定了一所大学要想赶上浪潮必定向科学主义转向, 艾略特正是哈佛大学的转向启动者;
2. 从「以教为主」 转化为「以学为主」 。 哈佛大学在艾略特之前, 其实也挺像我们所说的填鸭式的教学, 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 学校留给学生主动思考和实践的机会很少, 所以在艾略特时代, 他一直在尝试给学生更多的自 由时间, 以及把之前说的老师讲什么, 学生就学什么的模式, 转变为学生学什么, 老师就教什么, 这简直太了不起了, 但是这么做的成本也是极高的, 所以就有了第三点:
3. 开设海量课程。 到今天哈佛一共有 3500 门课程, 而哈佛的本科生一共才 6000 人, 这样学生能有非常自 由的选择空间, 你可以在本科对任何一个自 己感兴趣的方向进行探索。另外在艾略特任上, 还做了诸如在世界范围内招生、 把各个学院从地理和管理上独立出来、 帮助少数裔学生进入哈佛学习, 这些在他那个时代都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这些工作为哈佛注入了大行之道所需的「多元化」 这个元素。在艾略特花了 40 年埋下了种子以后, 这些种子在 20 世纪终于开花结果, 哈佛 1 91 4 年拥有了第一个诺贝尔奖,也是美国的第一个诺贝尔奖, 二战后的 1 0 年内, 哈佛又有 8 人获得诺贝尔奖, 超越牛津剑桥, 成为世界公认第一学府。 这是看到得到的成绩, 看不到的成果是, 哈佛大学为社会提供了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优秀的年轻人, 他们有更加理性的头脑, 不盲从权威以及道听途说, 这些才是更为重要的成就。
艾略特校长不仅具有远见, 还花了漫长的 40 年时间去把它植入大学, 那么问问我们自 己, 能经受如此漫长的时间去坚持追求我们想要追求的方向么?
说完了著名的哈佛大学, 我们再来介绍一所可能大家不是太熟悉的大学 哥伦比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和华科、 电子科大、 川大这些国内大学相比, 有一个非常类似的特点, 就是身处大城市里面。 哥伦比亚大学与纽约紧紧相连, 所以哥大的学生会受到更加多元的流行元素和潮流的影响, 更加的活跃。哥大也是践行纽曼通才教育的典型代表, 我们可以看看哥大 201 4 201 5 个主要学科在全美的排名:
[Table in P28]
一半人文排前十, 一半理科排前十, 非常均衡。 哥大对自 己的平衡性也是非常自 豪的, 它在教育上的最大特点就
是所谓的核心课程组, 即一组无论哪个专业的学生都必须上的课程, 现在这组核心课程包括 9 门课, 加上体育,
这些课集中在以下 6 个方面:
1 . 当代文明;
2. 文学人文;
3. 大学写作;
4. 艺术人文;
5. 音乐人文;
6. 科学前沿。
可以看出来, 这些课程大多属于人文领域, 而且这些人文课程都达到了什么程度呢? 比如文学课, 要求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阅读大量的经典文学书籍, 比如一周读 20 部《荷马史诗》 这样的巨著, 然后写报告。 不知道在座各位是否都有和我一样的感觉, 就是老外们写的技术类文章普遍质量都高过国内程序猿写的, 想想看, 这些美国的学生从中学就开始练习高质量的写作, 哥大一些核心课程的报告一写就是 20 多页, 长年积累下来, 帮助巨大,这也是差距的来源。所以重视阅读, 重视写作, 这其实也是世界一流大学的共有特点。
最后介绍一所我们都耳熟能详的名校 斯坦福大学。斯坦福大学最近几年可谓是最闪耀的名校了, 斯坦福号称是哈佛加麻省理工, 既能算有能写, 在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两方面都做得很好。 在美国最热门的几大学科医学、 法律、 工程和商业方面, 斯坦福是美国唯一一所在这四大专业领域都名列三甲的学校。 斯坦福的商学院和哈佛商学院长期并列美国第一, 法学院仅次于耶鲁排名第二,工学院仅次于麻省理工排名第二, 医学院也仅次于哈佛排名第二, 非常厉害。另外因为硅谷的崛起, 斯坦福也成为了互联网浪潮中的西点军校, 除了给互联网公司输出人才以外, 斯坦福还为这些公司里的员工返校充电提供了绝佳的路径, 一个有实际工程背景的硅谷员工更加容易找到接地气的科研课题, 这样的双向反馈链路也是斯坦福大学绝佳的优势。不过让我最受启发的, 其实并不是斯坦福的这些传奇特色, 而是它同样强悍的体育成绩。 多强悍呢, 看看以下的数据:从 1 91 2 年起, 斯坦福大学在历届奥运会上至少获得一枚金牌, 最多的一次多达 1 7 枚, 斯坦福大学在历史上总共培养出 335 名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 这些运动员获得过 243 块奥运会奖牌。 2008 年北京奥运会, 共有 48 名斯坦福大学培养出的在校或者是往届运动员, 代表 8 个国家参赛, 运动员数量是全美之最, 这些运动员最终获得25 块奖牌, 其中三枚是当时在校学生运动员获得。关键是这些斯坦福的学生运动员并非只是靠体育成绩好因此受照顾进入斯坦福大学的, 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学业一样优异。 斯坦福大学有着非常严苛的录取率和毕业率, 只有 75% 的本科四年毕业率, 很多人要熬 6 年才能从斯坦福拿到毕业证, 所以这些运动员们不仅四肢发达, 头脑也一样发达。我们可能平时从其它信息渠道都曾了解过西方社会对体育的重视, 我还记得前不久有这么一则新闻, 叫做《南京中德高中生PK: 中方理科领先, 德方足球完胜》 , 在新闻里有这么一张配图:我们如果把中间的女生遮住, 把注意力放在后面的中国男生和德国男生身上, 你们自 己感受一下。关于国外顶尖高校的体育, 我最后再说一个自 己的亲身经历吧。 前两年因为老婆在英国读博士的关系, 我也跟着一道, 在互联网之父 Tim BernersLee 所在的南安普顿大学呆了半年。 半年时间里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事情是什么呢? 英国其实是一个气候非常恶劣的岛国, 在一年时间里, 只有一两个月 可以叫做夏天, 剩下的时间我觉得基本上都应该叫冬天吧, 一不注意就发现气温跑到零下几度十几度去了, 我这个中国人以及我所看到的几乎所有中国学生, 在英国都会用厚厚的羽绒服、 厚厚的帽子、 厚厚的围巾把自 己裹得严严实实的, 但是我却能在大学路上惊讶的看到只穿着一件单薄卫衣的白人学生, 可能腿上还穿着短裤, 除了对气候长期的适应、 屋子里都有暖气之外, 自 己身体素质之好、 基础代谢强也是我认为的重要的原因之一吧。南安普顿大学有一所豪华的体育馆, 每天晚上体育馆几乎都会爆满, 游泳中心, 健身中心, 羽毛球场篮球馆, 学生都会安排时间在里面运动, 现在的中国学生应该已经在慢慢跟上了, 不过回想起我自 己的大学时光, 确实是非常惭愧的, 除了体育课之外, 压根就没再进过学校的体育场了。3. 一生的大学绕了一大圈, 给大家介绍了大学的理念, 以及全球最顶尖的大学, 回归到我们自 己的现实生活, 我们知道了那些貌似高不可攀的山峰了, 然后呢, 我们该怎么做?彩程设计其实也诞生于学生社团。 1 998 年电子科大的一群学生用自 己募捐搞来的钱, 买了一百多台集线器, 以及一大堆网线, 把当时的学生宿舍网连在了一起, 搞成了当时规模仅次于清华大学的校园网络, 这群当时的年轻人一同组成了一个叫做「栋力无限」 的学生社团, 而这个社团的创始人就是今天彩程设计的 CEO 沈学良, 而我曾经也是这个社团的一员。进入一个充满朝气的学生社团是我自 己大学生涯里最幸运的事情之一, 就像纽曼的理念一样, 大学的时光不应该只有老师和课程, 还应该有一群和自 己志同道合的朋友, 这群今天在一起切磋网络技术、 在河边相聚吃烧烤的朋友, 明天可能就会成为创业时候并肩作战的最信任的兄弟。 夏喆同学告诉我说, 今天会有一批联创团队新招募的小同学, 你们带着好奇心和激情来到这个社团, 请相信如果你们足够努力, 一定会在这里收获你们大学最美好的时光。 不过如果让现在这个年纪的我, 再回到当时的社团里, 我可能会对那个时候的身边的同学们说, 嘿, 今天晚上别再讨论那个叫做「Blog」 的新鲜玩意儿是怎么火起来的了, 你们最好每天花一点点时间在三件长远看来更为重要的事情上面吧, 那就是养成阅读、 写作和锻炼的习惯。我个人真正的阅读生涯开始于 2007 , 我在 2007 年的时候达成了大学生涯里的最后一项成就 失恋, 倍受打
击的我在冬天流浪到了北京, 寄宿在一个曾经社团的兄弟的床上, 真的我们共享一张床, 他刚参加工作, 老是飞来飞去的出差。 在每个夜深人静独自 一人的时候, 我都会悄悄打开一个神秘的网站, 就是现在做锤子手机的老罗在那个时候运营的「牛博网」 , 牛博网上有一些对当时的大学生来说还挺新鲜的内容, 我在牛博网上完成了自 己的心智启蒙, 通过上面的文章索引, 胡乱的读了不少杂书, 王小波、 徐贲、 崔卫平、 刘瑜、 冉云飞、 野夫、 龙应台、 梁文道、 熊培云, 是这些作者陪伴我完成了人生中的一次重要的成长, 他们把光照了进我的心里, 让我看清楚了自 己内心的各种黑暗。后来我遇到了现在的老婆, 我们相识在成都 UCD 书友会, 我们的前 28 次约会可能有 27 次都是在书店里度过的, 一路从恋爱到结婚, 这几乎一面墙的书就是我们最大的见证者吧:但是你们可能要问这些阅读对我们创业或者做产品的帮助是什么? 还记得是著名的提利昂.兰尼斯特说过的这句话么:「我对自 己的优缺点有一个很现实的把握。 我的思想就是自 己的武器。 我的哥哥有剑, 罗伯特国王有战锤, 而我有思想。 思想需要书本来充实, 就如同剑需要磨刀石才能变锋利一样。 」
在面临每一个问题的时候, 你的思想决定了你的选择。 而创业这条路上遇到最多的事情就是问题, 面对问题, 你怎么能保证尽量做出正确的回答呢? 所以在彩程设计, 阅读是一个基本的要求, 每个成员一年至少需要阅读 1 2本人文类书籍, 并且用书摘的方式在 Tower 里分享。
关于写作, 目前我们做得并不好, 先许个愿吧, 留待明年再跟大家分享。
关于锻炼, 我们团队 30 多名成员, 从 201 3 年开始分布在全球各地远程工作, 平时大家很少花时间在办公室和家之间奔波, 但是带来个潜藏的问题就是对于没有运动习惯的同学来说, 会影响身体健康, 本来就很宅, 远程办公以后就更是很少离开电脑。所以去年开始, 我们团队对每一个正式员工都会发一双入门级跑鞋, 及格线是三个月 一百公里, 其实蛮简单的,就是一天一公里而已, 然后也有更高等级的奖励, 就是如果三个月 达到 270 公里的距离, 赠送顶级跑鞋一双。我自 己是这项活动的受益者之一, 从去年 8 月 开始跑步, 如今一年过去, 跑了 1 000 多公里的路, 减掉了 20 多斤赘肉, 换来了一个更加健康的身体, 而且额外的收获是能够锤炼意志, 可能每天出去走两三公里是比较简单的事情, 但是每天早晨 6: 30 起床出门跑上个 1 0 公里, 就是件不太容易坚持下来的事情了。彩程设计整个团队几乎人人都爱运动。 爱跑步的每年会参加好几个马拉松比赛, 爱骑行的经常约到周末去刷个两三百公里, 还有热爱健身的, 目前他的身材大概是这个样子的:
回想自 己这一路的经历, 我想说的是大家可以不必太着急这想要知道, 产品应该怎么设计才更好, 究竟哪一天才能达到程序猿大牛的水平, 你们选择进入联创社团, 说明你们有一定的兴趣往这些道路上走, 但是是大学之路上有一些更值得追求的东西, 才能让你走得更远, 而走得远了, 自 然会抵达你的高峰。
感谢大家听我絮絮叨叨说了这么多, 《大学之路》 的出版人周筠老师也在现场, 因为这次的准备有很多不充分的地方, 所以不知道有多少同学会真正有所感触。 我真心推荐大家先从阅读《大学之路》 开始, 如果愿意的话, 我们改日 再组织一次更有针对性的读书会, 可以请周筠老师和其他学院的老师同学也来参与, 拓宽大家的视野, 也一定会对联创的社团建设、 各位同学的大学生活有更大的帮助。